本帖最后由 萧舒 于 2019-2-13 10:09 编辑
大年初二回娘家,是我国不少地区的传统!在这一天,出嫁的女儿与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然而说起回娘家的诸多习俗,咱青岛可和很多地方不一样。
按照青岛的老风俗,回娘家的时间多是初三,虽仅有一日之差,但从拜年到送礼,这讲究也是千差万别。各位青岛的女婿、姑爷们要注意了!礼错是小,要是惹怒了泰山大人,啧啧...想想回家就是“血雨腥风”的节奏啊
敲黑板,下面开始划重点! 旧观点
迷信观念认定大年是包括初一和初二两天的,直到初二傍晚的时候人们才会通过放鞭炮等形式把年三十那天傍晚迎接回来请到家里供养的家堂送回去,在这期间出嫁的女儿就一定要待在公婆家绝不能看到娘家供奉家堂的桌子,否则就会不吉利。
这个规矩在旧社会特别是农村是很严格的,违反了就是大不敬。现代社会人们虽然不相信鬼神,但仍是比较严格地遵守着。就是这样一个个的风俗、传统,合起来组成了年。
老故事
除了之前迷信的说法,还有观点说:如果大年初一、二回娘家,会使娘家变贫穷,所以大家都在初三回娘家。而且过年从大年初一开始,婆家便忙着各项年节礼俗和拜年祭祖等事宜,做媳妇的如果只顾回娘家而不帮忙,就有失晚辈的职责了。
此外,还有一种有趣的说法,认为初二回娘家是娘家人担心女子嫁出去后,遇到坏婆婆,可能一辈子都不让媳妇回娘家,所以才定这样的风俗。
新规矩
关于回娘家的诸多讲究这里必须和大家说清楚,按照旧时习俗:
必须带的礼品有酒,不管会喝不会喝都必须准备。
刚结婚的新女婿第一年上门,买的礼品有六斤肉、六斤鱼、六个馒头、六盒点心等总共六个六,凑起一个六六大顺。
馒头是要头面的,鱼则以黄花鱼为上。
带礼物也一定要带双数,不能带单数,一般是四份,娘家不能全收下,待回夫家时,还要再捎回去一部分。
娘家也讲究留着年夜饺子,至少是初二晚上“送年”的饺子,女儿女婿回来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