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cx初心 于 2019-8-16 11:34 编辑
初高中的孩子 怎样压力小 将来还能上个好大学?
由于职业的缘故经常会收到家长们的各种问题:
“孩子初二,每天都学到十一、二点以后了,孩子太辛苦压力也很大,去留学行不行?”
“孩子学习很努力,可成绩不是很理想,将来怕上不了好学校,如果早点去留学是不是适合他”
“孩子成绩不稳定,担心面临大考的时候波动太大,高二了,出国可行吗”
我也是一个家长,所以对于孩子们的压力和家长的担心可以感同身受。
国外留学压力是否很小,考上国外大学是否很容易,面对类似的问题需要理性和客观对待。
首先对于国外学校压力大或者小的问题,我们应该有个更加全面的认识,这个压力一定是有所指向,一定不是全部,具体我下面将细说。
关于压力,很多家长指向的是学业压力,的确当我们的孩子入读国外的初高中的时候,尤其是初高中的低年级课程,课业压力的确不大,在一些学校,自习课都可以算作学分,这个是很多家长想不到的,但同样的年级,如果孩子有更高学术追求的话,在低年级一样有很多高级课程是可以学习的,试想一个高一的学生学习大一的课程,压力会小吗?但为什么看起来国外高中生课业压力小呢,是因为国外高中给到学生自己很多选项,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进行学习,兴趣使然,压力就看起来小了。同时丰富的课外社团、活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是对学习压力的一种释放。
对于是否选择留学,每个学生都应当根据自身情况客观评估和考虑,而不是仅只从压力值一个方面考虑,将学生进行大概率的分类大致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类型:
名校情怀,对学术课程有专攻的学生,可以选择高级课程,同时努力提升个人背景,这样的学生就读国外高中压力一定会看起来很大,但这样的学生一般都是潜在学霸,这些压力会转化为动力,未来成果一定斐然。
2017年送的一个偏文的女学生,她从十年级入读美高女校以后,除了必修的数学外,大量的选择了历史,地理,艺术类课程,目标就是美国前五的文理学院,十一年级的时候选了AP课程四门,虽然AP课程难度很大,但学习起来也比较轻松。
第二种类型:学术能力普通,但个人特长突出的学生,可以在保证课业的情况下,提升个人特长,甚至可以将特长转化为未来的专业,这样的学生如果选择高中留学的话,在国外高中获得的能量会很多,因为课程内容丰富,在国内一些辅修类课程,兴趣课程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特长技能,而且直接计入高中成绩纳入学分统计,可谓一举两得。
* 2015年送的一个小店一中的男学生,也是十年级入读美高,他的英语能力普通,在小店一种读高一的时候是十名到二十名之间的名次,但因为他体育方面游泳突出,获得了加分,后期学业也努力提升,在申请美本的时候GPA达到4.2的分数(满分是4分),最后录取的学校是加州戴维斯分校(2020QS世界大学排名第104位,这个位置附近的中国大学是中国科技大学:排名97,南京大学排名114),目前就读于加州戴维斯分校大二。
第三种类型:学术能力普通,兴趣爱好没有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在选择初高中留学的事情上,一定要慎重,一般会出现两种情况,被周围学习氛围激发出学习热情,成为学霸,但另一种会逐步变的消沉,同时如果家长没有对于未来的明确指向和要求,在没有培养好孩子学习习惯和综合能力的情况下,贸然让孩子留学,再加上后期如果没有有效的监督,我个人是担心会出问题。
举一个正能量的学生案例:一外徐同学,班排名15左右,高一读完后倒读美高10年级,2016本科美国加州欧文大学( 2019USNEWS学校排名33名)三年修完学分毕业,2019研究生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2019USNEWS学校排名3名在读)。
第四种类型:学术能力差,但兴趣爱好有的学生,这样的孩子适合低年级留学,不要等到11年级什么的,最好赶在9年级,10年级选择留学,同时一定要提前进行习惯培养,语言能力提升,提醒一下这样的孩子在前期语言培训的时候,建议从兴趣点入手,最好不要强行输入。
行业精耕十多年, 大概帮助到500多名学生出国留学,遇到过各种情况的学生,有爱学习的,也有不爱学习的;有目标清晰的,也有目标不清晰的;有自控能力强的,也有自控能力弱的 ......
一天天的坚持和努力,看着每个孩子上个好学校,有个好前途,也是我最开心的事情。
人生不易,少年、青年如同四季之春,春种之时,留学也罢,国内就读也罢,每个孩子是在给自己种下未来的种子,或许不仅仅是自己的未来,而是家庭乃至于家族的未来,希望你们不要错失播种的时间,希望你们选出饱满丰盈的种子,希望你们忙碌却又不盲目的劳作,待到秋日,去收获你们满满的人生。
如果您和孩子有下面的困扰:
不能确定孩子适合不适合留学
不知道让孩子怎么准备留学
不知道何时留学更适合自己的孩子
……
可以联系我:13834642966(微信.同号)
一起讨论,共同学习,帮助孩子的成长 留学施大叔:一个关心低龄留学孩子的家长。
有需要的家长,可进群交流。
山西初高中留学交流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