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年级文言文阅读与专项练习题,含答案(整套下载)
二、许允妇故事三则 (一)许允妇捉夫裾 许允妇是阮卫尉女①,德加妹②,奇丑。交礼竟,允元复人理,家人深以为忧。会允有 客至,妇令婢视之,还答曰:“是桓郎。”桓郎者,桓范也③。妇云:“无忧,桓必劝入。” 桓果语许云:“阮家既嫁丑女与卿,故当有意,卿宜察之。”许便回入内,既见妇,即欲出。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便捉裾停之。许因谓曰:“妇有四德④,卿有其几?”妇曰:“新妇所乏唯容尔。然士有百行⑤,君有几?”许云:“皆备。”妇曰:“夫(fú)百行以德为首, 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允有惭色,遂相敬重。 [注:①许允,三国时魏人,官至领军将军,后被司马师所害。阮卫尉,姓阮名共,卫尉是官名。②德加,阮卫尉之子,官至河内太守。③桓范,官至大司农。④四德:指妇德、 妇言、妇容、妇功(纺织)。⑤百行(xíng):泛指各种好品行。] 1. 加黑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会允有客至会,正好、恰巧。 B.妇令婢视之婢,bì,使女。 C.还答曰还,huán,回来。D.桓果语许云果,结果。 2. 加黑虚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既见妇 既:将要。 B.妇料其此出 其:指代许允。
C.许因谓曰因:于是。 D.遂相敬重 遂:于是,从此。 3. 画线语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交礼意,允无复入理”——婚礼结束后,许允已不再有进入洞房的可能。B.“故当有意,卿宜察之”——肯定是有用意的,你应当细心体察。 C. “便捉裾停之”——就拉住许允的衣襟要他停下。 D. “妇有四德,卿有其几”——许允的媳妇应该有四德,你有其中几条呢? 4. 选段开头“家人深以为忧”的原因是: 此事之后家人还担忧吗? 原因是:(用文中语句回答) (二)许允妇诫夫免祸 许允为吏部郎①,多用其乡里,魏明帝遣虎贲②收之。其妇出诫允曰:“明主可以理夺, 难以情求。”既至,帝问之,允对曰:“‘举尔所知’(《论语·子路)》。臣之乡人,臣所知也。陛下检校,为称职与否,若不称职,臣受其罪。”既检校,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释。 允衣服败坏,诏赐新衣。初允被收,举家号哭。阮新妇③自若,云:“勿忧,寻还。”作粟粥待。顷之,允至。 [注:①吏部郎,主管官吏任免、升降的部门的官员。②虎贲,官名,皇宫中卫戍部队 的将领。③阮新妇,即许允妇,姓阮。] 1. 加黑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遣虎贲收之 收:逮捕。B.其妇出诫允曰 诫:告诫。 C. 明主可以理夺 可:可以。以:用。夺:使改变。 D. 允衣服败坏 败:失败。F.勿忧,寻还 寻:不久。 2. 画线语句翻译错误的一句是:( ) A.“多用其乡里”——较多地重用了他同乡的人。B.“举尔所知”——举荐你所了解的人。 C.“陛下检校,为称职与否”——陛下(可以)核查,(看他们)是否称职。D.“皆官得其人”——都是和官僚相好的那些人。 3. 许允被收,“阮新妇自若”的主要原因是:( ) A.因为她知道许允没有任用坏人和亲信B.因为她知道许允会用孔子的话辩解C.因为她知道魏明帝是能听进道理的人D.因为她知道许允衣服破旧会感动明帝 (三)许允妇教子免祸 许允为晋景王①所诛,门生②走入告其妇。妇正在机中,神色不变,曰:“蚤③知尔耳。 门人欲藏其儿,妇曰:“无豫诸儿事。”后徙居墓所,景王遣钟会④看之,若才流及父,当收。儿以咨母,母曰:“汝等虽佳,才具不多,率胸怀与语,便无所忧;不须极哀,会止便止;又可少问朝事。”儿从之。会反,以状对,卒免。 [注:①晋景王,即司马师。②门生,两晋、南北朝时依附于世家豪族的人。③蚤,通“早”。④钟会,三国时魏人,官至司徒。] 1. 加黑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门生走入告其妇走入:跑进(内室)。B.无豫诸儿事无豫:不关。 C.景王遣钟会看之之:代许允的妻子及孩子。D.汝等虽佳汝等:你们几个。
E.才具不多具:才能。F.会止便止会:正好。 2. 画线语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妇正在机中”——许允的妻子正在机上纺织。 B. “蚤知尔耳”——早就知道会这样的。尔,代词“这”。C.“后徙居墓所”——后来迁居到许允的墓地居住。 D.“若才流及父”——如果才能的品级赶得上其父。流,品级。E.“儿以咨母”——孩子们为钟会要来之事向母亲请教。 F.“率胸怀与语”——敞开胸怀和“话匣子”。3.翻译“会反,以状对,卒免”一句。 4.总览《许允妇故事三则》说说许允的妻子是怎样一个人。
小学年级文言文阅读与专项练习题,含答案(整套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