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既是幼小过渡阶段,也是义务教育的起始奠基时期。 在这个时期里,家长要格外重视孩子的健康、习惯和学习。 新学期即将开启,孩子们准备返校,笔者为小学低年级学生家长准备了以下10点建议:
1.保证孩子每天吃早餐 回校后,孩子每天早上要上四小时左右的课程,还要参加升旗仪式、早操、晨跑等。 早餐吃好吃饱,是孩子保持体力充沛、精神焕发的必要前提之一。 因此,家长要让孩子养成吃早餐的好习惯,并为孩子准备营养健康的早餐。 如有需要,还可以为孩子准备小点心、小面包等,在课间及时补充能量。
2.给孩子挑选适用的文具 上阵士兵不能没有武器,学习时,孩子也要带齐必备的文具和书籍。 为了让孩子集中于课堂内容而不是走神分心,建议家长为孩子挑选简约且实用的文具。 记得给孩子准备一个水杯,提醒他们多喝水,尤其是在大量运动出汗之后。 另外,不要让孩子养成使用涂改液或修正带的坏毛病,提前规范孩子的做题习惯。
3.帮孩子准备一套衣服 天气慢慢回暖变热,孩子们在体育课上运动出汗后,喜欢立刻回教室吹风扇、吹空调。 由于孩子的免疫力较弱,如果不及时更换湿透的衣服,他们很容易患上感冒。 因此,建议家长提前为孩子备一套衣服,让孩子上学时一并带到学校去。 而对于那些在教室午休的孩子,家长不妨为他们备一件薄外套,谨防着凉。
4.监督孩子按时完成作业 课堂听讲是孩子获取新知识的重要途径,而课后作业则是查缺补漏的必要环节。 放学后,家长应督促孩子按时完成当天的作业、及时回顾所学内容。 在这过程中,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进度等,以便及时予以指导和纠正。 不仅如此,家长还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复述、思考和归纳总结等能力,避免孩子“死读书”。
5.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健康比学习更重要,习惯比成绩更重要。 孩子要想学得扎实、考得理想,不仅要刻苦努力,更要掌握正确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此,家长要让孩子做到:先学后玩、做好错题收集、积累好词好句、闭卷写题(不要边翻书边做题)等。 养成好习惯,孩子的成绩不愁提不起来!
6.纠正孩子的错误坐姿、握笔姿势 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姿势问题需得到家长和孩子的高度重视。 为避免孩子形成驼背、含胸的坏毛病,家长要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坐姿。 在此之后,家长应教给孩子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并监督孩子形成习惯。 与此同时,家长还要为孩子配备合适身高的桌椅、光线充足的灯具。
7.督促孩子每天运动锻炼 身体是一切的前提和本钱,要想学习好,孩子必须拥有健康的身心。 除体育课外,孩子的课堂及课后学习大多以端坐的姿势进行,运动量远远不能达标。 对此,家长要督促孩子做好每天的运动锻炼,放学跑步、饭后散步、睡前伸展运动都是不错的选择。 孩子运动后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避免出现中暑等不适症状。
8.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 睡眠充足,既有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也有助于孩子专心、高效地开展学习。 据国务院《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的决定》,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长建议为10小时左右。 开学后,家长要结合孩子的作业量、完成时间等,为孩子设定一个尽可能早的入睡时间。 此外,家长也要做好示范,制定合理的作息计划,和孩子一起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9.多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他们的成长无法重来,家长切不可忽略对孩子的陪伴。 家长不仅要花时间陪伴孩子,更要提高陪伴的质量: 待在孩子身边玩手机、看电视并不是陪伴,停下手中活认真听孩子说、看孩子做才是真正用心的陪伴。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感到被尊重、被重视,才能拥有满满的安全感和自信心。 以上是给小学低年级学生家长的9个建议,各位家长要仔细阅读、努力做到。
让我们成为孩子的引路人,指导孩子养成受益终身的好习惯,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来自: iPhone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