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高考语文,不要盲目去猜题
今年高考新增了两个特殊背景:新高考改革和疫情。申怡老师认为,高考语文一般不会出一些新题或者是怪题,以达到提升区分度的作用。大家不要简单地、盲目地去猜题,而是应该知高考,懂命题,知己知彼,丰富阅读,如数家珍。同时,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同学们要知道自己心中想什么,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明确之后,寻找路标,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来帮助自己达成目标。
细数近几年的北京高考语文试题
发现提升语文的关键
从近几年来北京高考语文阅读题型来看,2019年考北京城市的大与深;2018年考文学知识;2017年考感悟;2016年题材是“秦腔”;2015年考托物言志“梅花”……这些考题都要求考生去思考文化震撼人心的力量,得出感悟。
大家可以找到规律:
北京高考语文题材重在充满地域性、地区性,并具有浓郁文化精神的文章,强化考察地域性的特点与文化影响;并且,高考越来越强调“物”的背后所隐含的文化影响。
那么,同学们应该如何应对?
北京高考阅读类题型出题特点是大气,并有深度地将文化渗透,所以考生们在平时的阅读中,不是写那些简单地抒发个人情怀的文章,而是要大气地看世界,深入地挖文化。另外,在选择阅读材料时,要找到相应的并适合北京高考阅读题的出题特点的材料与文章,同学们在阅读上要有所偏重,尤其要注重选材。
同学们最后复习阶段要坚持“精讲与精炼“,就是要在选择题材上要求精准、丰富,并且要符合北京高考阅读题的出题特征。
诗歌鉴赏方面,去年,北京高考语文考“画诗”,即在画上写诗,题为梅花;2015年考散文《说起梅花》;2014年考苏轼的《红梅》;2019年高考语文题中,有一道3分选择题,说到桃杏……
这就需要大家:
注意高考题的串联与串接,猜测难易不是正确的备考方法,学会如何去咏物,掌握怎么抓到物的特点,并由物悟出物的精神,这才关键。只有抓到诗歌的写作风格,才能一通百通,一悟百悟。
北京卷题型从来给人一种大气和壮怀,读通,才能有利于大家去了解2020年的出题特点,抓住核心,才能更好地解题。
文言文方面,北京高考文言文连续五年考的都是议论文,大家不但要将字词读明,还要读懂,找论证思路,滤清文脉,才能更简单地去解决问题。
小编通过对2019年以及近几年高考数据、期中语文试卷题型和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在语文科目的得分中,文言文阅读得分与语文试卷整体得分呈现出极强的相关性;并且,北京市教委发布的《新课程指导意见》中,就特别提到“专题学习”。
不同层次的考生如何备考语文
程度弱的考生:要多研究其他区大考试题,从试题呈现的材料中感知命题套路,另外,该需要记忆和背诵的部分要保证不失分;字音、字形等基础项要坚定不移地落实,打牢;大家可以把近几年的高考题的命题依据、解题方法等弄明白,这些方面落实好,应该会有较大提升。
中等程度的考生:一定要有错题本,以及错题表。比如说,在做一首咏物诗的诗歌练习题时,将人物情感、代表意象以及自己的丢分项等都记录下来,在将来需要集中复习时,可以将自己梳理出来的内容复习几遍,把丢分项直观地讲给自己听,方便考前准备,为自己创造考前讲义。
优等生或是120分以上的考生:这批同学若要成功到达130、135分以及以上,拼的是小作文、大作文这种高端的,以主观题为主的题型,所以,不管是考信念、勇气、责任还是民族大义等,都要上升到人的思想和情怀,并在整套试卷里能呈现出你自己对这方面的思考。同时,除了基础知识之外,还要加强专题阅读和专题思考,梳理类型题,在读文章中落实考点。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领取
【完整版2014年北京语文高考试卷】汇总电子版+2020招生计划与
历年录取分分析直播志愿填报真实案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