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期末物理试题研究报告 一 新高考教材对比 今年,对于新一届高一学生来说有着诸多变化,面临着高考政策以及教材等诸多方面的变化。至于高考政策变化,对于高一学生来说暂时可以不急着了解,但教材的变化是如今正面临着的事情。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大家都要经历的学考三本书内容的变化: 旧版教材:
新版教材:
从上面的图中可以明显看到的是教材方面的变化是内容顺序的变化以及增减: 对于必修一而言,整体变化较少,大体上可以归结为把牛顿第三定律从第四章调到了第三章,这样调整对于学生学习受力分析这些模块还是有一定帮助的。其他内容变动较少,主要是有些知识点更加细 化了,如超重失重单独成章。 对于必修二而言,新版教材改动也不大,就旧版教材当中一些仔细点细分,比如说把圆周运动单独成章,但总体而言并没有加大学生学习的难度。 重点是必修三,旧版教材学考要求学三本书,选考六本书,对于这一届高一的学生而言,学考仍然是三本书,选考也是六本书。但不同的是,新高考将增加一本书的内容,与原来选修的三本书汇总糅合变成了选择性必修一、二、三;也就是说要比上一届多学一本书。当然有些知识点也做了删减,比如说示波管就不再作为一个考点了。 对于必修三内容,属于电学与磁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本来就是抽象,学起来有一定难度,再加上有些知识点改变了顺序,导致前面有些知识点在讲解时可能学生不太好理解,更加抽象,比如说静电的防止与应用放在了电势之前;还有就是增加了一些知识点,例如能量量子化等,这原本属于选考内容,但现在要求学生在这一阶段就得掌握。 从现如今高一新生学校上课进度来看,普遍进度是即将结束牛顿运动定律模块而开启必修二曲线运动的学习,预计期末考试进度应该在圆周运动。学到这里的话知识点改动不大,对学生没多大影响。至于考试题型方面的话,物理是没有变化的,所以学生有盈余时间可以刷刷以前相应试卷熟悉考试题型以及难度分布情况。 二 历年考情分析 综合统计近几年杭州几所知名学校的期末试卷,做了一个数据分析: 单项选择题
不定项选择题
计算题
在这先要说明,由于新高考下对今年学生物理学考时间有了硬性规定,所以很多学校进度普遍放缓,万有引力、磁场、静电场、机械能守恒以及电磁感应这几部分高一上几乎都不接触,这里仅作参考,不做分析。 但不难发现,无论是单选、不定项或者计算,牛顿运动定律都占有很大的比例,而这模块涉及的模型也较多,比如说连接体问题、临界问题、瞬时性问题、滑块木板以及传送带模型等,这些内容难度较大,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所以这部分需要重点关注,再加上这模块包含了一个考频非常高的实验:探究加速度、质量 与力的关系,所以需要重点关注。 然后便是相互作用与机械运动部分,相互作用当中受力分析是必考知识点,里面涉及的平衡问题、整体法与隔离法的运用也是很重要的内容,需要注意的是,整体法与隔离法经常与牛顿运动定律相结合,所以也可以做相应练习好好巩固。 至于机械运动部分,主体是必修一、二章节,难度不大,但学生灵活应用公式的能力往往能反映出这一模块得分的高低。曲线运动模块内容不多,主要是以平抛运动这部分为主,圆周运动如果会考,内容也应该不多。 三 试题神预测 对于高一学生,由于题型没有变化,而且学的内容没有上一届那么多,所以主体是应该以必修一为主,必修二前两章节为辅,但也不能掉以轻心。下面对从上面的几份试卷当中抽取一些相应模块知识点 习题,这类型题目学生需要好好注意,适当拓展。 选择题前 2-3 题比较简单,主体上是必修一第一章节的概念辨析、 第四章节单位制或者是物理学史内容。
机械运动部分考察图像问题、公式的灵活运用以及当中的一些物 理模型,比说是自由落体模型等:
牛顿运动定律部分可以考察的内容就比较多了,诸多模型都应该去练练,要熟悉考察的套路,实验部分要注意区分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其中重点步骤是平衡摩擦、小车质量远远大于重物 质量,可以适当了解一下实验的创新变式:
必修二部分主要是抛体运动,包含平抛运动内容和相应实验、涉及小船过河模型、关联速度、其中平抛运动如果考察的话要熟练牢记其中几个结论,需要注意的是平抛运动竖直方向上的分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它的运动规律符合必修一第二章节的各个推论以及公式,这类综合型题目要练练;其次是圆周运动模型,熟悉其中各个物理量关系:
四 备考建议 1、将熟悉必修一第一章节的各个概念,这部分内容简单千万不能失分,比如说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等; 2、将必修一第二章节七个公式以及是个基本推论好好记记,记忆的同时问问自己,每个公式适用于哪里、适用于什么条件。
3、牛顿运动定律板块模型、传送带模型各个过程怎么运动要理清楚,如果可以将 v-t 图像画出来对于过程分析帮助很大。 4、现如今实验都是力学试验,力学试验必定不会缺少纸带问题的考察,所以纸带求速度、求加速度一定要掌握,这部分内容学生容易计算丢分,一定不能大意,考前可以找相应习题练练手 。 5、解决曲线运动题目要灵活运用几个结论,综合性题型比如说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相结合的题型要练练手。 总之,考试要沉着,试题及知识点内容难度都不会太大,主要是思考过程一定要清晰,答题一定要有条理,能写的公式一定要写上,最好先用公式先计算,最后带入数据,因为公式是有得分点的, 用公式计算万一答案算错也不至于全丢分。 以上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一物理期末复习没方向?还在埋头刷题?这份指南请拿好!同学们还有其他学习上的问题,可拨打课程免费咨询热线电话:4000-121-121 . 有专业的老师为大家解答。
|